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一节 疼痛传导的解剖、生理和神经化学

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为外周游离的神经末梢,广泛接受伤害性刺激或者为致痛物质所激活。这些伤害性感受器的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是感觉传入的一级神经元,发出单个轴突在节内延伸一段长度后分为两支:一支为周围神经轴突,伸向外周组织,接受感觉信息。丘脑是疼痛冲动从末梢传到大脑皮质途中的中间站,在疼痛的识别上起主要作用,主要是区别疼痛是快痛还是慢痛。中枢神经系统痛觉通路的变化是由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输入增多引发,这种变化又导致了参与痛觉信息传递的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进一步增强 ......

——《麻醉学》
书名:《麻醉学》
栏目:麻醉学 > 第五十九章 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作者:姚尚龙 王国林
参编:曾因明,古妙宁,刘斌,严敏,马虹
页码:776-77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