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的相关发展历程

1949年,Barraquer首先提出角膜板层手术矫治屈光不正的构想,具体采用冷冻角膜磨镶术(freeze keratomileusis)来实施其构想。然后将角膜帽复位并缝合,由于角膜前表面变平,降低了角膜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由于此技术操作复杂、切削精度较差,且在冷冻过程和缝合过程中,经常导致不规则散光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丢失,所以该技术未能推广应用。第三,屈光性切削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仍缺乏精确的预测性,以及由于切削角膜光区较小,术后易产生较明显的光学像差等因素,也成为ALK发展的主要 ......

——《近视眼学》
书名:《近视眼学》
栏目:近视眼学 > 第四篇 近视手术矫正 > 第二十五章 角 膜 手 术 > 第二节 准分子激光手术 > 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作者:胡诞宁 褚仁远 吕 帆 瞿 佳
参编:于志强,王光霁,王晓瑛,王雁,王勤美
页码:51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