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个体行为改变的心理学理论

艾滋病社会学在行为改变的研究中有着明显的心理学整合成分,这是因为在行为改变的个体水平上,心理学严谨的方法和可操作的理论构架曾主导艾滋病风险行为及其改变的认知过程的理解。因此过去的艾滋病干预模式大都集中于心理学基础上的公众健康教育的策略,并希望通过扩展艾滋病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公众对健康行为的认知进而控制疾病的传播。个体行为干预的心理学模式通常集中于“理解危险行为”。预示行为转变”和“促进持续的安全行为”这三个环节的探讨。再者,这些理论建构、发展并使用于西方社会,较少考虑文化差异等因素,而不能解释文化与个体行为 ......

——《性健康教育学》
书名:《性健康教育学》
栏目:性健康教育学 > 第九篇 性健康教育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男男性接触人群与健康教育 > 第四节 MSM 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理论
作者:王滨有
参编:曲成毅,梁季鸿,马保华,谢欣,李秀芳
页码:679-68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