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预防、预后]第五节 抗血小板药物

本品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另有抗血小板活性,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和聚集反应。其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在于使血小板的COX(PG合成酶)乙酰化,从而抑制环内过氧化物的形成,T XA2的生成减少。阿司匹林还可使血小板蛋白乙酰化,并抑制血小板膜酶,这也有助于抑制血小板功能。主要用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停药后血清转氨酶多在1个月后恢复正常,全身型类风湿病儿童较其他类型风湿病更易出现肝损害。 ......

——《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书名:《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栏目: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 上篇 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 第十二章 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侯连兵 周静
参编:王成蹊,陈宜鸿,卞俊,苑振亭,马云
页码:1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