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于1942年首先由Terry报告。随着诊疗技术的改进,发现这一名称仅概括了本病的晚期改变,不能包括本病的早期改变,同时发现与未熟儿和吸氧有关,故现在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其特点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产生视网膜缺血和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等。因为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这些正在发育的血管对氧特别敏感,当早产儿吸入高浓度的氧气时,脉络膜血液中的氧张力增高,可供给视网膜高浓度的氧,致使视网膜血管收缩,甚至闭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