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一)原位杂交显带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 banding,ISHB)

为了准确定位原位杂交部位的染色体、区、带,染色体必须显带,这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这时人们注意到了一种人类短间隔插入重复顺序(SINES)— A lu重复家族。Baldi‐ni等用A lu PCR产物作为探针与人类染色体标本杂交,结果得到了类似于R带的荧光带型,这是因为A lu顺序多集中在G阴性带。用原位杂交显带技术进行基因定位时,只需将目的探针与A lu PCR探针同时应用,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便可同时显示出杂交信号和染色体带型。 ......

——《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
书名:《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
栏目: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 > 第六篇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自动化 > 第三十二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 二、由FISH 衍生的新技术系列
作者:彭黎明 王兰兰
参编:冯仁丰,府伟灵,王兰兰,仝文斌,冯仁丰
页码:74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