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类型和机制】

众所周知许多ADR属于变态反应(allergy),但也有不少是通过非变态反应机制而发生。前者属于真性变态或免疫反应,其发生为非剂量依赖性,与药理作用无关,且仅发生于少数特应性易感者,称之为不可预测性ADR。有些药物服用后,经曝光(主要是紫外线)后引起化学反应(光毒性或光变应性),从而导致光敏性药疹的发生,如磺胺类药、四环素、氯丙嗪、异丙嗪、普鲁卡因、灰黄霉素、D860、氢氯噻嗪、长春碱、氯氮和某些中草药等。如油剂青霉素较水剂青霉素容易致敏,非结晶型胰岛素较结晶型容易致敏,据分析这种情况可能与其赋形剂有关。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二十一篇 免疫性疾病 > 第四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疹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2660-2662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