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分泌,是患者水盐代谢和周围血管阻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通过提高肾小球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采用搏动性灌注较非搏动性灌注ADH释放明显减少,但仍高于正常值,原因在于较少的周围血管收缩,同时血流速度增加,尿量增加。最重要的影响ADH水平的原因在CPB中儿茶酚胺分泌量的增加,ADH及儿茶酚胺互相加强其血管收缩作用,导致重度血管收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