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炎性细胞

T淋巴细胞在早期较多见,以后随着皮肤损害的进展而减少。巨噬细胞也较多见于早期。报道,在一组222个MF皮肤活检标本中约1 / 3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主要见于斑块和肿瘤。浆细胞仅见于少数晚期斑块,特别是肿瘤。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罕见,偶或形成肉芽肿(图2-7-。受侵表皮中的CD1a +表皮细胞活化细胞的能力较自未受侵皮肤中取得的CD1a +表皮细胞的强。1、E-selectin和VCAM-1的主要细胞因子为TNF α,而后者能够由对各种刺激应答的表皮细胞成分(如角质形成细胞)以及真皮细胞成分(如DDC) ......

——《皮肤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书名:《皮肤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栏目:皮肤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 第三篇 皮肤淋巴瘤(各论) > 第一部分 非霍奇金淋巴瘤 > 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 第十二章 蕈样肉芽肿 > 第一节 蕈样肉芽肿 > 四、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作者:邱丙森
参编:朱雄增,朱梅刚,许良中,许福熙,林果为
页码:289-29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