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2﹒IFN 与哮喘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先发现的CK,早在1957年,Issacs等发现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一种因子,可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的复制,因而命名为干扰素。型IFN对MHCⅠ、Ⅱ类分子都有上调的作用,并可激活巨噬细胞,促进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抑制Th2细胞增殖,促进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及Ig类型转换,激活中性粒细胞功能和NK细胞杀伤活性。以IFN‐γ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可产生Fractalkine,后者可趋化单核细胞、T细胞及NK细胞,在气道炎症中起一定作用。 ......

——《儿童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
书名:《儿童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
栏目:儿童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 > 基 础 篇 > 第三章 哮喘免疫学机制 > 第二节 哮喘的免疫学机制 > 九、庞大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网络系统 > (二)细胞因子与哮喘
作者:李昌崇
参编:张维溪,叶乐平,李孟荣,李迎春,苏苗赏
页码:28-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