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创了核素肺灌注显像探查肺栓塞(PE)之后[ 1‐2 ],结合肺通气显像的肺通气灌注显像(V/Q显像)已经使用40余年。另一方面,V/Q显像技术、诊断模式又有了众多改进,诊断准确性更高。但是,由于建立在证据学基础上的、PE诊断推荐方案的相关数据尚不充分,现在,即使在肺栓塞(PE)诊治专家之中,如何优化选择PE无创影像学诊断程序也存在诸多争论[ 3 ],而且,现在的PE诊断模式相当复杂,在临床中应用不当十分常见[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