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先后采用心房除颤、双房同步起搏[ 7,8 ]、快速心房起搏[ 9,10 ]、心房多部位起搏[ 11 ]和抗AF起搏方式等方法防治AF的发生发展,但鉴于其抗AF研究的不一致性,迄今仍未被广泛推荐用于AF治疗。抗AF起搏方式包括动态窦性心律超速抑制、过早房性起搏、心动过速后超速抑制和预防运动后不良频率下降等,可能通过保持超速心房起搏、减少房性早搏和阻止“长-短”周期现象等机制防治AF。许多研究证实抗AF起搏方式可显著减少AF发生率[ 12 ],不过,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质疑其抗AF效应[ 13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