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Mikulicz病

波兰医生Mikulicz在1888年首先报道1例双侧无痛性泪腺和涎腺对称性肿大,后人称之为Mikulic病,病因至今不清。1952年Godwin根据病理学将此病改名为“淋巴上皮病损” 。由于首发症状多为涎腺肿大,患者常在口腔科就诊。本征急性发病,患者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而且以病灶侧展神经瘫、面神经周围性瘫、对侧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 CT或MRI见脑桥腹外侧面的一个楔形区内出现梗死病灶即可诊断。Millard-Gubler综 ......

——《头颈部影像学.眼科卷》
书名:《头颈部影像学.眼科卷》
栏目:头颈部影像学.眼科卷 > 第八章 与眼有关的综合征
作者:鲜军舫 史大鹏 陶晓峰
参编:王振常,鲜军舫,王永哲,姚建华,王振常
页码:43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