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十三章 氮唑类抗真菌药物

氮唑类化合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中羊毛甾醇14 α‐去甲基化反应。氮唑环中的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P450血红素辅基铁原子形成配位键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了与氧原子结合的机会,阻断了底物羟基化反应,导致真菌细胞内羊毛甾醇或其他14 α‐甲基化的甾醇大量蓄积,麦角甾醇合成缺乏,膜通透性和膜上许多酶活性改变,从而抑制了真菌的生长。氮唑类药物主要包括咪唑类(imidazole)和三唑类(triazole)。咪唑类代表药物有酮康唑、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联苯苄唑等。 ......

——《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书名:《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栏目: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 第二篇 抗真菌药物学
作者:姜远英
参编:李若瑜,张军东,姜远英,顾军,曹永兵
页码:88-8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