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分 类

现已被证实具内分泌干扰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达数百种之多(表15‐。1),可来自天然和人工合成化学品,包括烷基酚类、二英及来自塑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的邻苯甲酸酯类等。人为污染来源包括农药、染料、洗涤剂、塑料制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由于这类化学污染物大都具亲脂性,可以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进入人体后也难以消除而发生聚集效果,因此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体的近远期危害已经开始日益显露并且引起了专家、大众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二苯烷烃包括双酚A、双酚F、双酚AF等。铅还能影响生长激素抑制激素,植物雌激素能刺激 ......

——《环境与儿童健康》
书名:《环境与儿童健康》
栏目:环境与儿童健康 > 第十五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作者:叶细标 阚海东 桂永浩
参编:傅华,陈秉衡,陈秉衡,叶细标,穆丽娜
页码:194-19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