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二、核酸杂交为基础的基因诊断技术

质粒或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产生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用琼脂糖电泳分离,原位碱变性。琼脂糖中变性的DNA通过毛细作用转移到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上(见图10‐。1),用32P标记探针进行杂交。杂交斑点对X‐线片曝光产生放射自显影图像。DNA芯片技术可用于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肿瘤的诊断、基因表达的检测等。利用这项技术,Cronian等用有428个探针的芯片对导致肺部囊性纤维化的基因CFTR的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通过应用证实,该项技术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高灵敏度、大规模化和高度自动化的优点。 ......

——《妇产科检验诊断学》
书名:《妇产科检验诊断学》
栏目:妇产科检验诊断学 > 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 > 第三节 常用基因诊断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作者:方群
参编:俞纯山,冯德华,周伟,王艳霞,安娜
页码:184-18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