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二)肿瘤发生的遗传机制

某些具有遗传缺陷如胚细胞突变或携带特殊基因型即某些基因呈多态性改变的个体与正常个体在相同生活条件下,具有更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遗传易感性作为肿瘤发生遗传因素的表现形式,主要涉及染色体不稳定性、癌基因、抑癌基因、代谢酶基因、DNA修复基因结构改变及表观遗传学异常等。在肿瘤遗传学机制研究中,人们经常发现一些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而基因结构并无异常,因而推测肿瘤发生存在经典遗传机制(如上述的基因结构改变)以外的以基因修饰为特征的遗传机制(表观遗传机制)。除DNA甲基化修饰之外,组蛋白修饰,包括组蛋白酰基化 ......

——《临床分子生物学》
书名:《临床分子生物学》
栏目:临床分子生物学 > 第二部分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 > 第十一章 恶性肿瘤的分子基础 > 第一节 恶性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 一、多因素致癌的分子机制
作者:胡维新
参编:王艾琳,方定志,朱振宇,刘誉,刘静
页码:244-24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