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五节 化学治疗与耐药

20世纪40年代中期,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等抗结核药物相继问世,还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也应用于临床,结核病治疗进入了药物治疗时代。1948年对氨水杨酸与链霉素联用延缓了链霉素耐药性产生,是结核病联合用药的开端。化学治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主要力量。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结核菌不但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还对任何氟喹喏酮类药物和三种二线注射药物(硫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中至少一种耐药的结核病,即广泛耐药结核病。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单药治疗、药物剂量不足及不规则用药等,导致耐药突变株被选择出 ......

——《临床微生物学》
书名:《临床微生物学》
栏目:临床微生物学 > 第二篇 全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微生物学 > 第十七章 结核菌感染
作者:贾战生 陈智
参编:尹文,陈琳,马越云,王晶,王新
页码:384-38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