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 WD)于1926年由Eric Von Willebrand首先报道,是最多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但出现临床症状者仅占患者的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 brand factor,v WF)作为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的桥梁及F Ⅷ的载体,在止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时间延长。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纤溶抑制剂如6‐氨基己酸(EACA)和氨甲环酸对月经过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二十篇 造血系统疾病 > 第七章 止血与血栓 > 第四节 凝血因子疾病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2601-2602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