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五、室间隔缺损(VSD)

V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绝大部分VSD发生在膜部及膜周部,膜部及膜周部VSD紧邻主动脉瓣、房室瓣及传导束等重要解剖结构,其封堵治疗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介入治疗举步维艰。1999年Thanopoulos应用于ASD的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改进后封闭肌部VSD成功,但肌部VSD病例数少。因镍钛合金封堵器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适应证广、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这一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治疗病例数逐年成倍增加,适应证仍在逐步拓宽之中。随着器材的改进 ......

——《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 第八篇 指南解读与临床问题 > 第七十三章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适应证的评价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胡大一,高润霖,龚艳君,霍勇,李焱
页码:622-62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