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四、ISR中医药防治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界诸多学者围绕再狭窄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和中医药防治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以陈可冀院士对活血化瘀法的抗再狭窄作用研究最为突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化痰通脉法的心脉通胶囊防治,可降低再狭窄发生率。贾海忠等认为再狭窄形成的机制和特点主要为内伤外感、气滞血瘀,于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PTCA术后宿瘀并未解除,而PTCA机械损伤更致新的瘀血形成,损伤局部、瘀热互结是局部再狭窄形成的主要机制,治疗上抓住共同病机、注重清热化瘀,分清标本缓急、中西药物同济。开发有价 ......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书名:《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栏目: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下篇 各 论 > 第十二章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中西医防治进展
作者:张培影
参编:王忠良,徐侠,刘敏,付强,韩冰
页码:164-16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