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十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周围循环衰竭及肾脏损害为特征。出血:软腭、球结膜、腋下和胸背皮肤见针尖大小出血点,呈特征性搔抓样或条痕样排列。临床上有发热和中毒症状,充血、出血、渗出体征,以及肾损害三大主征和病程发展的五期经过,实验室检查有典型血、尿常规和血生化改变可作出临床诊断。另外,小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还应与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相鉴别:①登革出血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 ......

——《临床儿科学》
书名:《临床儿科学》
栏目:临床儿科学 > 第七篇 感染性疾病 > 第四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作者:沈晓明 桂永浩
参编:许积德,朱启镕,申昆玲,朱建幸,邬惊雷
页码:315-317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