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预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房室旁路是预激综合征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它们的解剖分布和电生理特点均不同于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房室结‐希氏‐浦肯野系统。其电生理特点既是鉴别房室传导途径的依据,也是产生心电生理异常和参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恶化(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功能基础[ 1,2,8 ]。Jazayeri等报道218例显性预激综合征中,29例并存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旁路在心动过速中起两种作用,其一是直接参与心动过速,即形成A‐AVRT,前向传导为房室旁路,逆向传导为房室结快径。 ......

——《临床心律失常学》
书名:《临床心律失常学》
栏目:临床心律失常学 > 第4篇 室上性心律失常 > 第29章 预激综合征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作者:陈 新
参编:黄从新,王方正,张澍,白梅,曹克将
页码:376-38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