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ruentzig开创介入心脏病学的早期,就已探讨了用跨狭窄的压力阶差来评价狭窄病变的功能意义,但结果令人失望。主要原因包括:①技术问题:早期冠状动脉内压力测量多采用外径在2.2~2.7F的球囊导管,人为诱发或加重了狭窄程度,增大了跨狭窄压力阶差,导致对狭窄的功能意义评价不够准确。方法学问题:早期的压力测量是在静态下进行,而许多冠状动脉狭窄在静态并不产生或仅有很小的压力阶差,但在最大充血相则有明显的压力阶差存在。尽管压力阶差不变,若主动脉压力、远端冠状动脉内压力及中心静脉压力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心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