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四节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机制

刺激性化学物主要引起眼、呼吸道黏膜、皮肤的急性刺激性损伤,部分有腐蚀性,其最为常见和危害较大的是呼吸道及肺泡上皮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 ARDS 。刺激性化学物进入呼吸道可致喉、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改变,支气管腔内可见泡沫样分泌物,肺组织肿胀,并可伴实变,表现为肺弥漫性水肿,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嗜伊红的液体,透明膜形成,肺间隔肿胀,可见多发性、灶性肺出血。深入探讨ALI/ARDS的发病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和新的作用靶点。 ......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诊断与救治》
书名:《刺激性化学物中毒诊断与救治》
栏目:刺激性化学物中毒诊断与救治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概论
作者:李思惠 黄金祥 倪为民
参编:邹和建,孙道远,张雪涛,万伟国,王凡
页码:4-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