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生理学]三、线粒体损伤是烧伤早期心肌损害核心环节[13~16]

研究发现,大鼠30%TBSA Ⅲ度烧伤后,心肌mt DNA发生4.8kb大片段缺失,心肌线粒体ATP含量下降,ADP和AMP含量升高,血清中Tn I含量显著升高。6、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Ⅲ和NADH还原酶等基因,这些基因的缺失影响相应氧化磷酸化关键酶的活性,导致烧伤大鼠心肌组织中ATP生成减少。大鼠30%TBSA Ⅲ度后,F0F1‐ATPase活性,ATP、ADP和AMP含量以及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均发生显著变化,提示烧伤后线粒体F0F1‐ATPase活性是ATP合成并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重要因素。烧伤后由m ......

——《中华烧伤医学》
书名:《中华烧伤医学》
栏目:中华烧伤医学 > 第六篇 烧伤内脏并发症 > 专题二 烧伤早期心肌损害与缺血缺氧损害的“休克心”假说 > 第二节 烧伤早期心肌损害的细胞分子机制
作者:杨宗城
参编:杨宗城,郭振荣,夏照帆,肖光夏,许伟石
页码:518-51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