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膜电位的0相电流为钙内流,其钙内流增加导致自律性升高,形成窦性心动过速。心肌膜电位复极程度降低,4相局部去极化电位增加及阈电位降低,均可使自律性提高。迷走神经兴奋使膜电位的复极增加、降低4相斜率,有利于控制心律失常。反之,儿茶酚胺释放、激动β受体、低血钾、酸中毒和心肌缺血等均可使4相斜率提高而增加自律性。形成严重心律失常的机制,具有复杂性,往往不是单一的机制,而有多种机制参与。折返机制为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形成过程中,亦可能同时存在触发电活动及自律性增高的复合机制。使复极过程延长的药物(如阻断IK的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