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2﹒多基因遗传模式

多基因遗传模式更符合血压变异的数量性状特征,目前多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为多基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些基因既具有各自独立的效应,呈显性或隐性遗传,又相互作用,并通过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水平的数种中间表现型的介导,最终导致血压升高。环境因素(如钠、钾、钙等的摄入,精神应激等)可通过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对血压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影响基因表达、作用于基因表达的产物等。其他:目前已发现激肽系统相关基因、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血管肥厚相关基因等多态性与高血压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尚待进一步研究。 ......

——《心脏病学》
书名:《心脏病学》
栏目:心脏病学 > 第五篇 高血压 > 第34章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 > 第二节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 一、高血压的遗传机制
作者:曹林生 廖玉华
参编:程龙献,卢永昕,王朝晖,曾秋棠,曹林生
页码:573-574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