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2节 肝非实质细胞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星状细胞(HSC)有多种名称,如Ito细胞、贮脂细胞、窦周细胞等。尽管HSC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有描述,但其生理和病理生理学作用至今仍然未十分明了。该细胞位于窦周狄氏间隙,形态不规则,胞体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伸出数个星状突起,胞质内有富含维生素A和TG的脂滴。在正常肝脏中,HSC与肝细胞数量之比为1 ∶ 20,其总体积占肝体积的1.4%。KC培养的上清液能增强Pit细胞的活力,抗肿瘤细胞活性和其与SEC的黏附,且KC在NK细胞激活成Pit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有关Pit细胞在肝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

——《脂肪性肝病》
书名:《脂肪性肝病》
栏目:脂肪性肝病 > 第一篇 基 础 知 识 > 第四章 肝脏细胞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作者:范建高 曾民德
参编:丁晓东,邹大进,曾民德,范建高,陆元善
页码:61-67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