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生理学]三、Ang‐(1‐7)的作用机制

7)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特异性受体实现的。7)的扩血管作用既不被AT1拮抗剂抑制,也不为AT2拮抗剂抑制,但能被非选择性Ang‐Ⅱ拮抗剂(Sar1Thr8)‐Ang‐Ⅱ显著抑制。7)证实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存在Ang‐(1‐.7)受体拮抗剂A‐779阻断,而AT1、AT2受体拮抗剂则不能阻断。Santos等实验表明,将Mas基因敲除后,Ang‐(1‐.7)在小鼠肾细胞的高亲和力位点消失,其作用亦随之丧失。7)与细胞的亲和力不受影响。PGI2在5 μ mol/L浓度时即可显著抑制平滑肌细胞3H‐胸腺嘧啶的掺入, ......

——《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 第八篇 指南解读与临床问题 > 第七十八章 血管紧张素-(1-7)的心血管调节作用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胡大一,高润霖,龚艳君,霍勇,李焱
页码:66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