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比典型的SMA Ⅰ发病晚,通常于生后6~18个月发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生后6个月左右因肌力、肌张力低下、四肢活动少(呈松软儿综合征表现)而引起家长注意,多数患儿可以独坐,不能站立或行走,全身肌无力,以近端肌无力明显,下肢常重于上肢(图2-10-18A、B)。萎缩肌纤维多为Ⅱ型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由于本病为慢性病程,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可出现神经再支配,导致Ⅰ、Ⅱ型肌纤维呈群化分布(图2-10-19A~D)。非萎缩肌纤维中,有时可见大量Ⅱ C型肌纤维,提示Ⅰ、Ⅱ型肌纤维接受神经再支配后互相转换。肌束内末梢 ......

——《骨骼肌疾病临床病理诊断》
书名:《骨骼肌疾病临床病理诊断》
栏目:骨骼肌疾病临床病理诊断 > 第二篇 骨骼肌疾病临床病理诊断各论 > 第十章 神 经 源 性 肌 病 >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 二、脊髓性肌萎缩症
作者:胡 静
参编:
页码:224-22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