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房颤的分子机制

尽管电生理学理论解决了和正在解决心律失常领域的许多问题,但是,纯粹的电生理学理论已经难以圆满解释心房颤动的起源。目前认为I Ca-L、I K-ACh和I K1可能是心房颤动的重要离子流基础,而相应的离子通道蛋白则是心房颤动的关键分子底物。心房颤动的重要分子特征是I Ca-L通道功能下降,如此的功能下降可能由于心房颤动患者I Ca-L通道α 1c、β b / β c亚单位转录降低或I Ca-L通道下调。Darber等对心房颤动家系进行的遗传连锁分析则明确证明心房颤动存在遗传异质性。 ......

——《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书名:《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栏目: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二篇 临床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十章 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的分子学研究 > 第三节 心 房 颤 动
作者:康维强 宋达琳 葛志明
参编:俞冬熠,季晓平,张梅,管军,康维强
页码:267-26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