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颈动脉、椎动脉血管成形术

自1974年Guntzig和Hopff发明双腔球囊导管以来,PTA有了迅猛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髂动脉、肾动脉及冠状动脉等。由于担心万一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脱落引起远端栓塞,导致不可挽回的神经损害,PTA治疗头颈部血管狭窄一度受到了限制。目前颈动脉PTA似有代替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趋势。然后,以普通超滑亲水导丝导引造影导管进入目的血管,撤出导丝并插入交换导丝,将导丝头端超选进入颈外动脉(颈动脉PTA时)或并小心地通过狭窄部(椎动脉),将造影用导管交换成球囊导管。并坚持术后6个月服用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潘生丁 ......

——《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
书名:《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
栏目: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 >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 > 第六章 脑 缺 血 > 第四节 血管内成形术治疗脑缺血的技术与疗效评价
作者:贺能树 吴恩惠
参编:吴恩惠,贺能树,李麟荪,田建明,张兆琪
页码:145-14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