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流行病学]第二节 农药的毒性

农药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方式,分为非特异性作用和特异性作用。而大多数的毒害作用是发生在农药分子与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酶、某些生物膜或重要的大分子蛋白的化学反应。由于农药的这类化学反应必须通过与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因此,这种化学作用都属于特异性作用。至今,对许多农药品种都已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新型农药甚至必须通过致突变性试验方可生产使用。农药的慢性毒性是指小剂量农药长期连续作用于机体后,引起药剂在体内蓄积,造成体内功能损害的中毒现象。为了防止人体摄入农药的健康危害,必须限制人体日常可能摄入农药 ......

——《环境流行病学基础与实践》
书名:《环境流行病学基础与实践》
栏目:环境流行病学基础与实践 > 第十七章 环境农药污染及健康效应
作者:周宜开 叶临湘
参编:陈建伟,王琳,王齐,王琳,石云
页码:309-31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