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二)特发性部分性癫综合征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较少见。临床特点是足月儿出生2~4天出现惊厥,开始呈强直姿势,眼斜视,继而肢体阵挛性抽动及自动症样运动,每日多次发作,但不影响智力运动发育。近年报道录像EEG记录显示BFNC的发作为局部性起源,2001年Engel提出的新的癫综合征分类中将其归为家族性部分性癫。本病发作间期EEG正常,发作时背景活动广泛性抑制,继而出现限局性或广泛性棘波或慢波。KCNQ2与KCNQ3基因是编码M型钾离子通道的基因,有41%~62%的同源性,二者共同表达形成M型钾离子通道,对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有重要作 ......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
书名:《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
栏目: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 > 下篇临床部分 > 第22章 癫的遗传学研究 > 第1节 特发性癫
作者:吴希如 林 庆
参编:包新华,姜玉武,包新华,蔡方成,常杏芝
页码:551-55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