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心脏起搏器于1958年植入人体, 56年后的今天,其已成为临床普遍应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心脏起搏系统由脉冲发生器与起搏电极导线组成,但与起搏电极导线相关合并症的时时发生明显降低了该治疗技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例如起搏导线植入术中发生的气胸、血胸、心肌穿孔、恶性心律失常。因此, 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无导线心脏起搏技术的概念。截至目前,不论是动物、人体临时性、人体永久性超声心脏起搏的成功率均很高,而技术简单易行,无明显的合并症,即超声无导线心脏起搏时,患者无更多主诉,无任何不适感而应用的安全性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