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3节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 )又称Wilson病, 1912年由英国Wilson首先报告.1993年Bull 、 Tanzi和Yamaguchi等分别确认并克隆了致病基因ATP7B 。Wilson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有肝脏损害、神经精神症状与角膜色素环等表现。肝脏病变常先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约半数患者在锥体外系症状出现前曾有黄疸或肝脏肿大。锌盐治疗Wilson病安全有效,可长期服用,亦可用于无临床症状的Wilson患者、 ......

——《肝脏病学》
书名:《肝脏病学》
栏目:肝脏病学 > 第五篇 肝脏疾病各论 > 第42章 遗传代谢障碍性肝病
作者:王家马龙 李绍白
参编:田德安,黎培员,曹丽,陈娟,陈东风
页码:5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