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OSAHS相关肝损伤机制

Day等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关于NAFLD形成及发展的机制。第一次打击,胰岛素抵抗是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可引起甘油三酯在肝细胞质中沉积,产生肝脂肪变性,形成单纯性脂肪肝。第二次打击,各种原因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肝脂肪变性向脂肪性肝炎转变。慢性间歇缺氧引起的反复缺氧再氧化循环,导致大量活性氧簇产生,同时氧化以及抗氧化失衡,从而诱导不同器官及组织的氧化应激。而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是导致肝脏脂肪变性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的核心因素。细胞坏死、炎症反应以及纤维化均是NASH病理特征。 ......

——《呼吸内科学科进展报告》
书名:《呼吸内科学科进展报告》
栏目:呼吸内科学科进展报告 > 第八篇睡 眠 医 学 > 第一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作者:林江涛
参编:万欢英,马壮,马千里,马利军,马希涛
页码:412-41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