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Atwood DA针对无牙颌剩余牙槽嵴吸收的程度,分六类描述了牙槽嵴吸收的特征。1982年Kent JN也提出了一种无牙颌分类,它是针对无牙颌牙槽嵴的羟基磷灰石重建以及传统义齿修复而设计。这一分类认为无牙颌上的所有区域的变化都是一样的,而没有强调由于骨吸收或缺损所导致的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对于种植义齿的修复设计没有指导意义。这一分类使得在对全口无牙颌患者进行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设计时更加系统化。3 . Ⅲ型无牙颌两侧后牙区的牙槽骨形态差别非常大,可以是一侧的牙槽骨形态正常骨量充足而一侧的牙槽骨缺损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