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四)SAC的病理改变过程

实验表明,对于特应性个体来说,经纤支镜注入合适剂量的变应原后3~5分钟即可观察到局部支气管黏膜出现轻微苍白,随后出现充血、水肿和支气管管腔变窄,部分还出现支气管管腔内分泌物增多。5~10分钟时BALF中的组胺、PGD2及其产物、血栓素B2、激肽等显著增高,此时的细胞总数增高不明显。电镜下可见肥大细胞、EOS脱颗粒,巨噬细胞活化,出现吞噬小体,其中部分是完整的肥大细胞和EOS颗粒。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选择的变应原剂量不同所致,而且,有哮喘病史的特应性个体与非哮喘的特应性个体接受SAC刺激后在气道炎症 ......

——《肺脏免疫学及免疫相关性疾病》
书名:《肺脏免疫学及免疫相关性疾病》
栏目:肺脏免疫学及免疫相关性疾病 > 第二篇 > 第二十九章 气道变应原激发试验 > 二、段支气管变应原激发试验
作者:施焕中 林江涛
参编:蔡柏蔷,蔡映云,陈良安,陈荣昌,崔德健
页码:490-49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