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二节 肾性尿崩症

在生理状态下,血钠浓度等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可通过位于视上核和渴觉中枢附近的渗透压感受器( osmoreceptors ) ,控制AVP的分泌和饮水行为。AVP通过与肾脏的集合管细胞上的加压素V2受体结合,增加水通道蛋白( aquaporin.2 )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顶膜上的数量,增加其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保留水分,使体内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并维持于正常范围( 280 ~ 290mmol/L ) 。X连锁遗传型肾性尿崩症因V2受体功能缺陷,使AVP浓度升高,但V1受体和V3 ......

——《儿科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疗规范》
书名:《儿科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疗规范》
栏目:儿科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疗规范 > 第三章 神经垂体疾病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参编:
页码:44-4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