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1 肝星状细胞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星状细胞(HSC)有多种名称,如Ito细胞、贮脂细胞、窦周细胞等。尽管HSC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有描述,但其生理和病理生理学作用至今仍然未十分明了。在电子显微镜下,脂滴周围带有β糖原颗粒及较多的吞饮小泡。胞浆中有丰富的游离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及发达的高尔基体。在正常肝脏中,HSC与肝细胞数量之比为1 ∶ 20,其总体积占肝体积的1.4%。HSC在肝小叶周围带中较多,中央带则较少,且脂滴也相对较少,甚至无脂滴。提示脂质可直接增加HSC前胶原Ⅰ、Ⅲ mRNA表达,脂质可通过刺激HSC而与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

——《脂肪性肝病》
书名:《脂肪性肝病》
栏目:脂肪性肝病 > 第一篇 总论 > 第四章 肝脏细胞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作者:范建高 曾民德
参编:邹大进,曾民德,范建高,陆元善,陆伦根
页码:65-6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