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患者病史、临床表现、血液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ECG记录( ST-T改变、 Q波) 、影像检查(心肌血流灌注成像、 UCG和左心室造影术)以及病理学检查作出诊断。有些技术分别可以鉴别微面积、小面积和大面积心肌坏死,在临床实践中,用于检查心肌细胞丧失,对心肌细胞丧失分级并且判断预后,每一种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很大的差异。再梗死使AMI患者预后的危险程度增加,发现再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诊断再梗死的标准是第二份血样的检测值增加20% 。对于拟诊AMI但是ECG不具诊断意义或不能解释的患者帮助极大,有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