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慢性瘘管的介入治疗

由于自发性感染或外伤、手术后继发性感染而形成的窦道伴脓性分泌物或消化液流出,3个月不愈者称为后天性慢性瘘管。包括自发感染性瘘管和继发于外伤、手术后的各种瘘管,特别是经内外科治疗失败、有潜藏较深的窦、腔或叉道的瘘管,顽固的肠瘘、胆瘘、胰瘘及合并腹腔深部脓肿的瘘管。针对上述因素,采用电视监视下经瘘口插入导管,栓塞瘘管内口,阻断消化酶对瘘管的浸蚀作用。(1)瘘管内膜表面麻醉:由于这类瘘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疼痛较敏感,所以需要进行表面麻醉,方法为经瘘口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致瘘管底部,经导管推注2%利多卡因,剂量为 ......

——《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
书名:《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
栏目: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 > 第九章 其他
作者:李麟荪 贺能树
参编:吴恩惠,刘子江,王执民,冯敢生,范占明
页码:393-40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