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一般与冲动形成异常和(或)冲动传导异常有关。有时窦性频率加快,可触发延迟后除极的心律失常发生或加快其频率,电刺激频率增加,延迟后除极的振幅增加一旦达到阈电位,即可触发心律失常。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作用于慢径,延长其不应期,从而终止心动过速,而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阻滞快径逆传,乙胺碘呋酮对快、慢径均有作用,主要是阻滞快径逆传。异位冲动能在心脏可兴奋时存在,如心电图上未能显示则推测由于并行异位起搏点周围伴有传出阻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