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二节 慢性肾脏病增加冠脉钙化发生率的可能机制

CAC主要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钙盐沉着,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首先,钙化的发生与细胞的变性坏死有关,组织和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后暴露出反应基团,后者与细胞分解时释放的磷酸盐结合,磷酸盐再与钙结合形成磷酸钙沉着于粥样斑块内。冠状动脉钙化有两种类型,少量钙化常发生在邻近内弹力板的纤维斑块内,不伴内膜坏死,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很轻,大量钙化灶则见于坏死的内膜内,内弹力板大量消失,这类病变常见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 70%)。CKD引起的钙化以后者为主,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 ......

——《临床心肾交集性疾病》
书名:《临床心肾交集性疾病》
栏目:临床心肾交集性疾病 > 第三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肾疾病及相互关联 > 第二十一章慢性肾脏病的冠状动脉钙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 平 程庆砾
参编:叶平,程庆砾,李美花,张丽萍,骆雷鸣
页码:273-27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