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美国智力低下协会( AAMD )将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 , 1981年修订定义为“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所期望的程度” ,并将适应行为受损正式纳入精神发育迟滞( MR )诊断标准。1995年原北京医科大学张致祥对量表进行修订及再标准化工作,标化后量表适合我国城乡儿童社会生活能力评定。判断儿童适应行为结果:非常优秀( ≥ 13分) 、优秀( 12分) 、高常( 11分) 、正常( 10分) 、边缘( 9分) 、轻度低下( 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