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第3节 Kupffer细胞在肝衰竭发生中的作用

内毒素与Kupffer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肝损伤和肝衰竭的发生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4、半乳糖胺、硫代乙酰胺、乙醇等所致的肝损伤。如预先用抗ICAM‐1抗体处理,可使肝坏死面积减少67%,证明ICAM‐1在重型肝炎发生急性肝衰竭时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研究报道,内毒素所导致微循环障碍是引起肝细胞持续坏死而发生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脏“第二次打击”所致的“继发性肝损伤”,这一观点提示我们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各种肝炎时除关注“原发性肝损伤”外,还应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致的“继发性肝损伤”给予足 ......

——《肝脏病学》
书名:《肝脏病学》
栏目:肝脏病学 > 第一篇 正常肝脏的解剖学、肝细胞超微结构、生理与生化代谢功能 > 第二十六章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作者:梁扩寰 李绍白
参编:王天才,林菊生,刘梅,熊希凯,阮幼冰
页码:526-53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