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第3节 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作为介入性治疗技术已问世20余年,其作为介入心脏病学的一个分支,虽然不如冠脉球囊成形术诞生时那样轰动,但回顾其发展历程,仍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迪。1979年Semb等[ 46]首次描述1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做球囊瓣膜交界分离术,当时是用一根带球囊的造影导管,囊内充以二氧化碳后从肺动脉向右心室回拉,结果使肺动脉压力阶差从3.87kPa(29mmHg)降为0.80kPa(6mmHg)。1982年Kan等[ 47]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为1例8岁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儿童作经皮球囊肺动 ......

——《介入心脏病学》
书名:《介入心脏病学》
栏目:介入心脏病学 > 第一篇 总 论 > 第1章 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史
作者:马长生 霍 勇 方唯一 董建增
参编:胡大一,朱国英,杨延宗,吴书林,张澍
页码:5-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