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血管内介入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的首位原因,好发部位位于脑底动脉分叉部,按其发生部位, 4 / 5位于脑底动脉环前半,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多见。目前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适应证较广,包括瘤颈/瘤体比≤ 1 / 2的囊状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或开颅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者、全身情况差(如Hunt-Hess分级Ⅳ ~ Ⅴ级)或因高龄而不允许开颅手术者、开颅手术夹闭小伞。因此,由于血管内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无痛苦等优点,目前国内许多大的医疗机构已把血管内栓塞作为动脉瘤治疗的首 ......

——《急危重症医学进展. 2014》
书名:《急危重症医学进展. 2014》
栏目:急危重症医学进展. 2014 > 第七篇 急 症 技 术 > 第四十章 介入技术在急诊科的应用
作者:李春盛
参编:秦俭,谢苗荣,丁宁,张国强,朱继红
页码:284-28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